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Leo Tolstoy 1828~1910被視為是俄國19世紀最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高爾基曾言:“不認識托爾斯泰者,不可能認識俄國文學........

摘要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Leo Tolstoy 1828~1910被視為是俄國19世紀最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高爾基曾言:“不認識托爾斯泰者,不可能認識俄國文學”。馳騁俄國文壇近六十年當中,創作大量的文學作品,身後編成的全集多達90卷。後人於1928年其百年冥誕時開始出版第一卷,至1958年才全數出版完畢,匯成浩大的《托爾斯泰全集》(百年紀念版)共計91卷(含作品目錄一卷)。

托爾斯泰寫《復活》前後花了整整十年的時間(1889—1899)。當時的他已進入老年,世界觀已發生激變,他徹底否定了沙皇制度,而俄國社會正處於山雨欲來的十月大革命的前夜。托爾斯泰是一個正義之士,他在創作《復活》上所花費的心血是驚人的。他了解當時的杜會,體諒農民生活的疾苦,為了完成這篇力作,他還查閱了大量檔案資料,並對其進行了分析和研究。起先他寫了三份草稿,但是他又發覺草稿之中的不滿,這種不滿促使他重新編寫《復活》,他本來想寫男女主人公兩個人的命運,但是這遠遠不夠,他要深刻揭示黑暗的沙皇帝國,真實地反映被侮辱被損害和被壓迫人民的命運。最後他決定以平民女卡秋沙.瑪絲洛娃的生活遭遇作為主線,並通過這條線索來揭示沙皇統治的黑暗和廣大勞動人民的深重苦難。

  書中的女主角卡秋沙.瑪絲洛娃是個關鍵人物,她只是一個平民,是俄羅斯廣大群眾當中平淡普通的一分子。從她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下層人民的樸素、純潔和善良的品特質。另外,在她身上也反映出不合理社會對她的肆意蹂躪和殘酷的迫害經歷。我們不能否認,她的形像是對沙皇統治階級的最有力的控訴和最嚴厲的鞭笞,這也是托爾斯泰寫《復活》的成功之處。而本書中的女主角卡秋莎.瑪絲洛娃和男主角聶赫.留朵夫最後並未能成為眷屬,更是托爾斯泰這部小說最為人所認可的成功的收筆,因為這樣的結局正可以清晰彰顯出這部悲情小說深處的內涵。不似時下大部分作家喜歡以喜劇的結尾收場,位讀者營造出一種“夢幻想像的美景”,使讀者無法真正了解現實的殘酷。而托爾斯泰是一個現實主義作家,他的創作信念是“藝術家之所以是藝術家,全不在於他不是照他所希望看到的樣子來看事物。”一句話,在藝術的殿堂裏不能撒謊!這就充分說明托爾斯泰的《復活》要達到一種相對的真實度是多麼的不易!

  《復活》可說是一本名副其實的史書,一部十九世紀俄國生活的百科全書,它充滿著高度的人文主義精神。真不愧為永垂不朽的現實主義力作,它為後人留下了靈與魂的啟迪。

關鍵字

托爾斯泰、聶赫、卡秋莎、現實主義、復活

一、前言

托爾斯泰晚年意欲藉由《復活》這部小說,忠實反映出整個俄羅斯下層人民的苦難。書中男主角為了幫女主角卡秋莎.瑪絲洛娃洗脫罪名,甘願背叛上流貴族社會,並依靠下流社會下層人民的助力,放棄自己的階級身分並與上流社會進行著拉鋸般的爭執,最終獲得了精神上的復活。所以說,該書在某種程度上,是為俄國下層人民所受的苦難疾呼討伐的,這幅受難圖的確讓人想到了沙皇俄國的黑暗統治,他們以不折手段殘酷地虐待人、折磨人、審判人、懲辦人,直到最後殺害人。一個真正吃人的社會!

身為一位現實主義作家並出身貴族世家,托氏並非自其創作開端就強烈的表現出批判的視角。恰如本書定名為《復活》,某種程度上可謂托氏本身亦是經過了繭縛蛹破的過程,於其精神上重獲新生才能寫下這部顛峰之作。

綜觀托爾斯泰一生,筆者將其大略分為“前期(1828~1847)”、“青年期(1947~1957)”、“壯年期(1957~1963)”、“巔峰期(1868~1886)”、“晚期(1886~1910)”。

1前期(1828~1847

    出生於貴族家庭並入喀山大學就讀,曾受盧梭、孟德斯鳩等啟蒙思想家影響。曾於故鄉自己領地上嘗試農奴制的改革。

2青年期(1947~1957

    服役於軍中的生活經驗使他看到上流社會的腐化,而且為以後在其巨著《戰爭與和平》中能夠逼真地描繪戰爭場面打下基礎。其青年時期的幾部作品如《童年》(1855)、《少年》(1857),反映了他對貴族生活的批判態度,主張道德自我修養及心理分析。在其中篇小說《一個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義貴族立場主張自上下改革,而在白己莊園試驗失敗的過程。

3壯年期(1957~1963

    這個時期中,托爾斯泰首次離開國門,看到資本主義社會下的重重矛盾,卻找不到消滅社會罪惡的途徑。只好呼籲人們按照"永恆的宗教真理"生活。這些觀點均反映在其短篇小說《琉森》(1857)之中,後又創作了探討生與死、痛苦與幸福等問題的《三死》、《家庭幸福》。18601861年,為考察歐洲教育,托爾斯泰再度出國,並在此時結識了赫爾岑,聽狄更斯演講,會見普魯東。認為俄國應在小農經濟基礎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會;農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貴族應走向平民化。這些思想鮮明地體現在其中篇小說《哥薩克》(18521862)之中。

4巔峰期(1868~1886

    18631869年托爾斯泰創作了長篇歷史小說《戰爭與和平》,這是其創作歷程中的第一個里程碑。小說以四大家族相互關系為情節線索,展現了當時俄國從城市到鄉村的廣闊社會生活畫面,氣勢磅礡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間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特別是1812年庫圖佐夫領導的反對拿破崙的衛國戰爭,歌頌了俄國人民的愛國熱忱和英勇鬥爭精神,主要探討俄國前途和命運,特別是貴族的地位和出路問題。小說結構宏大,人物眾多,典型形象鮮活飽滿,是一部具有史詩和編年史特色的鴻篇巨制。

5晚期(1886~1910

    18731877年他經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說藝術已達爐火純青。19世紀70年代末,托爾斯泰的世界觀發生巨變,他於此時完成《懺悔錄》(1879~1882),並於80年代創作劇本《黑暗的勢力》(1886)、《教育的果實》(1891),中篇小說《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萊采奏鳴曲》(1891)、《哈澤·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說《舞會之后》(1903)等大量作品。特別是 18891899年創作的長篇小說《復活》是他長期思想、藝術探索的總結,也是對俄國社會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為世界文學不朽名著之一。晚年托爾斯泰力求過簡樸的平民生活,191010月從家中出走,117病逝於一個小車站,享年82歲,一代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

名言:  「對於未來,每個人有不同的理念;有些理念驅使人們領悟事理,並迫使他們改變生活方式。這些理念包括:解放奴隸、賦予女性平等地位、停止殺生等等。」

「一個人如果響往正直的生活,第一步就是要禁絕傷害動物。」「吃素的行為應該會賦予那些一心想要將天國帶到地上的人很大的喜悅,因為吃素象徵了人類對完美道德的渴望是很真切的。」

「如果人類對正確生活方式的渴望夠熱切-他們就會開始戒葷。簡單的說,吃葷是不道德的,因為吃葷需要靠違背道德的行為-殺生來達成:只有貪婪、好吃的人才會這麼做」

二、《復活》故事大意與評析

  《復活》中的男主角聶赫留在陪審席上終於明白當年的青春少女卡秋莎,竟是因他當年的誘姦而遭社會所拒斥,並墮落成今天的局面,他良心發現,決心跟卡秋莎相認並完婚,好一贖自身罪愆。以下部份對話內容節錄自托爾斯泰《復活》一書:

  最初卡秋莎是完全不信任他的。
  她說:「現在這麼做還有什麼必要?」
  聶赫回答:「我覺得在上帝面前我應當這樣做。」
  卡秋莎激動的叫:「現在還到哪兒去找什麼上帝?上帝?什麼樣的上帝 ?你當初怎麼沒有想起上帝?」

  卡秋莎認為聶赫想這樣做,根本是因為他想讓社會以為他的仁慈。

  「離開我!我是犯人、你是公爵,」她叫了起來,變得十分憤怒:「你想拯救我?那時候玩了我,現在又想拯救我?我恨你,恨你這張醜臉,你給我滾!」她大喊大叫。

  卡秋莎的憤怒,進一步淨化了聶赫。他潛意識裡的確對自己的那種懺悔行動,抱著一種自我欣賞的態度。當聶赫看穿這層潛意識,他才算是真正開始精神上的轉變、開始他道德上的復活和個人的新生。這種精神轉變,是他用不同的心靈之眼,看待過去他習慣的世界。

  至於卡秋莎,反而是在監獄裡遇到一些善良純樸的人,幫助她獲得新生 。她原本未入監的日子,飽受欺騙與折磨,早對善良、正義、誠實、高尚不再存有信心,她卻在監獄裡找到了真正的人,尤其是一些政治犯,她發現他們受苦受難不是因為個人利益,而是為了像他們這些備受壓迫的人。跟這些人相識,使她重燃信心。

  聶赫一再的悔罪,促使卡秋莎決定試試看相信他。但聶赫卻在一開始受到卡秋莎的請託而介入這些人犯人的苦難時,深深的看出卡秋莎的善良本性。卡秋莎一再請聶赫幫助的,根本不是她自己,而是很多監獄中的可憐囚犯。聶赫就這樣的,走入基層人民的生活疾苦中、也走入政治犯的高貴心靈中。

  托爾斯泰透過聶赫留的眼睛,帶讀者進入「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 娜」中著墨不多卻著實存在的貧民生活中。

  聶赫留走進鬧飢荒的村莊。

  「我想看看,你們是怎麼生活的?」
  「我們就像你看到的這樣生活著。房子快塌了,不定什麼時候把人砸死 。我們就在這屋裡當皇帝。我得去弄午餐給那些幹活的人吃了。」
  「午餐吃什麼?」
  「菜共兩道。第一道是麵包配鹽巴,第二道是鹽巴配麵包。」
  老婆婆問:「老爺,我們日子就只有這樣,你還想知道什麼呢?」

  到另一處地方,聶赫留問:
  「你們這兒誰最窮?」
  「梅洛窮、謝明窮、馬爾法也窮。」
  另一人補充:「還有倪西亞,他沒有牛,快要變成要飯的了。」
  「可是馬爾法家裡有五個人,倪西亞好歹只有三個人要養。而且馬爾法 的兒子因為砍了兩棵白楊樹,被老爺關到監獄裡去了。老婆婆帶五個孫子, 她最窮。」

  透過聶赫幫卡秋莎處理一件件囚犯的事情,社會陰暗的角落被打開給大家看,甚至有嬰兒餓死的事件。到處充滿窮人的吶喊:

  「現在是白天晚上都不能休息,家人病了,什麼都我一人擔,你們這些老爺還繼續加重我們的勞役....。」

  聶赫想改善他們的處境,想把土地轉讓給農民,沒想到農民根本不接受,原因是長期被迫害壓榨的結果,他們相信老爺的任何行動,都是為了實行更狡猾的欺騙。(我們這裡也可以發現《安娜卡列尼娜》中,地主列文正是聶赫在這個角度上的前身。)

  聶赫用這樣的角度重新省視政個城市,一樣看見資產階級與勞動工人的明顯對立。吃人社會的形成根源在於“私有制”。

  對這種“老爺”(貴族地主)與貧民的對立,聶赫留採取了實際的行動來贖罪。他放棄土地,不要僕人,離開闊綽的家,搬進公寓,放棄自身的貴族身份。在監獄裡有另一群聶赫原先非常陌生的人,就是政治犯。

  聶赫因為卡秋莎進而認識了他們、並發現他們其實是為了別人而入獄的,便 尊敬他們、因他們而從打從心底對人重新產生信任。當然,卡秋莎也希望聶赫能為他們幫忙一點在監獄外可做的事。

  就這樣,聶赫接觸到政治犯。而原本聶赫對他們的諸如“暴力”、“自命不凡”的成見早就消失了。他們既不盡都是惡棍,也不盡都是英雄,他們中間有好人、有壞人、有不好不壞的人。在他們當中的第一種人,是真誠的意識到他們應該和邪惡的現實對抗;第二種人與第一種人相反,是為了利己、虛榮的目的;第三種人為數最多,他們是些精力充沛的年輕人,醉心革命運動,是因為他們貪圖新奇、冒險,認為拿生命作賭注是一種享受。

  托爾斯泰塑造了一女一男兩個政治犯理想典型,一個是瑪莉亞,她是將軍的女兒,為同志擔罪責不讓同志入獄,她和卡秋莎其同手足,卡秋莎淨化心靈的過程,就是不斷模仿著她;另一就是西蒙松,他愛上了不斷淨化中的卡秋莎。而卡秋莎到最後儘管信任了、原諒了、甚至可能愛上了聶赫,卻選擇跟西蒙松結婚。

  卡秋莎選擇西蒙松,固然使聶赫因“她不再需要我”而感到羞恥痛苦,但卻沒有讓痛苦束縛住他。因為他關切著因卡秋莎而震撼出來的所有一切問題。

  托爾斯泰在最後,是讓聶赫發現一受苦受難的年輕人終於在監獄裡死了,而思考“他受苦是為什麼?活著又是為什麼?他死前想明白了嗎?”

  就是這問題,促使聶赫焦急的尋找答案,而徹夜讀新約聖經。最後聶赫想通:“要克服使人飽受苦難的駭人聽聞的罪惡,唯一可靠的辦法,就是在上帝面前承認自己的罪。”而生命的意義,就是在於“徹底實踐上帝的命令。”

  在這裡我們看到托爾斯泰透過聶赫不自覺的呈現出來的矛盾與困境:“一個社會體制徹底腐爛的社會,最終的答案不是去改善社會體制、而是讓一個個人悔罪、並實踐道德誡命。”托爾斯泰把整體性的社會問題用個人宗教道德的悔悟與實踐去解決。

  這正可看出,不能決斷的孤注一擲去和佔據統治地位的壞制度徹底對抗的理想主義者,到最後所能走上的最高境界只剩下—反求諸己的自我修行 ,這是托爾斯泰最終的答案?

  聶赫是托爾斯泰的“代言人”,托爾斯泰卻安排卡秋莎最後選擇西蒙松而拒絕聶赫,非常明顯的把托爾斯泰的矛盾呈現出來。比之《復活》中控訴出來的土地問題、貴族階級問題、封建官僚問題、政教掛勾問題、法律和監獄問題、對待革命者問題,結尾是何其說教又軟弱無力。

  因為個人的悔罪與實踐宗教精神固然重要,但社會制度的問題仍舊得格其弊端,這不是個人悔罪自我修行可以解決的。

三、思想與創作的轉變──復活精神

  托爾斯泰在他六十歲時、也就是一八八零年代, 其思想上與創作方向上均產生根本性的轉變,這可說是他蘊釀第三部長篇作品《復活》的前奏。

  一八八一年托爾斯泰於其發表的《懺悔錄》中說:“在我身上發生的這些轉變, 其實我早已有準備!這轉變發生的原因存在於我自身。我發現我們富人和有學問的人這個階層的生活,使我厭惡,並且沒有任何意義……效力於創造生活的基層人民,才是我唯一的真正事業……我背棄了我們那個階層的生活,認識到這不是真正的生活....。”托爾斯泰這種劇變,是因一八六一年後,農奴的壓迫除了來自地主與官吏,又多了資產階級,農民苦難倍增,托爾斯泰無法忍受。比方說於十九世紀九十年代初期,托爾斯泰曾發表了幾篇談論飢饉的著名文章(請參閱文末之大事年表),文章中便揭露一些省分中駭人聽聞的災難,指責統治階級對飢民的命運毫不關心。他自己也多次在飢荒省分辦食堂實行賑濟。

  其實這一切可回朔至1879年其試圖自殺但失敗,之後托爾斯泰整體的文風大變,所出的集子色彩強烈插圖很多,但是文字淺白故事簡單,簡直無法讓人相信這些是出自《戰爭與和平》這撼人史詩的一代文豪。原因無他,他開始寫文章給這些他關切的農民看,於是徹底放下他過去的身段。這些故事集,包括〈人為何而活〉、〈傻子伊萬〉、〈伊萬伊利伊奇之死〉等等。托爾斯泰想用這些文章,進入到沒有教育水平的一般農民心靈深處,延續其“在生活中認識上帝”的理念,進而跟這些農民對談 。這些作品中的道德宗教色彩也越來越強烈。

  然後,八十年代末期,托爾斯泰開始著手寫出《復活》這篇長篇小說了。這篇小說用了十一年才完成。故事構想是托爾斯泰從朋友科尼那裡聽到一個真實故事後開始構思的。這真實故事如下:一名年輕人從事陪審,不小心發現一被控偷竊的妓女,竟然是自己當年青春時代誘拐的少女,她從這次誘拐事件後開始墮落,終於導向今日的結局,這青年天良發現,向監獄獄方申請跟這名女犯人結婚,女犯人卻得了斑疹傷寒死掉了。

  托爾斯泰對這真實故事興趣如此強烈,是因為它恰好是這段時期的托爾斯泰的道德宗教理想。他認為道德上的自我完善、與道德上的懺悔,是同世界邪惡鬥爭的唯一方法。年輕人悔恨自己的過錯,為了改正它,準備犧牲自己的社會地位。還有什麼比這更吸引托爾斯泰呢!

  托爾斯泰竟然用了十一年完成這個故事,是因為他以此故事為大綱,承載了俄羅斯社會所有的問題。此時《復活》這部小說的視野已比原來的真實故事寬廣太多了。

  

四、《復活》是個沒寫完的故事

  托爾斯泰是個“文以尋道”的作家。當道不能通達時,文章就會明顯呈現。在《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人物—地主列文就已現端倪,而到了《復活》這本書,就更是明顯了。托爾斯泰在《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中那些生動活潑的人物刻畫幾乎減到最淡,列文般的腦部思考活動大增,增到《復活》這本小說的文學性、藝術性都被傷害了,它幾乎是本《宣揚思想》的書,是非善惡過於分明、人性也簡單到只剩好人壞人兩種,(而往往基層民眾是好人、社會階層高的是壞人)。

  顯然他有些事沒想透,因此下筆無法跳脫困頓自己的種種思想。身為一個想貼近基層百姓的誠實作家,托爾斯泰的晚年,貴族地主階級 簡直成為他的原罪、是他很想擺脫掉的包袱。俄國已經徘徊在革命的十字路口,托爾斯泰了然於胸。他在八十年代中期發表的論文〈我們究竟該怎麼辦?〉中,已說出革命“這樣的成熟,我們好像坐在一頁孤舟上,隨時會被大海淹沒”。而在其他的論文中,托爾斯泰揭示了一個革命的時代就要來了。

  可是托爾斯泰要在自己家中實踐理想卻非常艱難,家人習慣貴族地主階級,不能接受他的新觀念新信念,他也被文學界的敵人指責說一套作另一套。隨著革命時代的逼近,隨著托爾斯泰信念的改變,他與家人關係越來越緊張,托爾斯泰不管是出讓土地或放棄版權,都遭到家人千方百計的阻止。

  他為了誠實面對自己的信念,必須與家人決裂。他幾次離家出走,卻又因想念妻兒返回。(我們從《戰爭與和平》的羅坦霞一家人,可看出托爾斯泰用他們投射自己溫馨、聯繫緊密的家庭關係。)

  最後,托爾斯泰再度決心出發去南方,在農民的小屋裡定居,想跟農民一齊度過殘年,結果死於途中。

  《復活》是個沒有寫完的故事,聶赫在經過宗教道德的精神復活後,需要走入社會實踐,但是“文以尋道”的誠實作家自己的生命歷程無法繼續 ,留待二十世紀的歷史繼續譜寫。

五、後記

  托爾斯泰這種對社會體制的質疑,西方一樣出現。其實在一八八0、九0年間,這種對資本主義社會不滿、為下層請命的文學家藝術家比比皆是。藝術家文學家高更、梵谷、盧奧、畢卡索早期、左拉……之外,尼采也於此時宣告上帝之死、並表達出西方文化的危機。

  二十世紀於是成為一個實驗場,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在這個實驗場中透過時間證明自己。儘管經過一百年,共產社會在一九九0年代以後分崩離析,我們卻無從證明資本主義已經勝利。因為在尼采之後,存在主義狂捲西方文學,那充滿虛無、頹廢、意義荒蕪的警訊,到二十世紀末,已經變成性與暴力的嘻玩。兩種主義的實驗,到二十世紀末,都導向同一結局:人還能相信什麼?還能實踐什麼?

  二十一世紀要宣告的「復活」,該是什麼呢? (本文作者為知名作家、校園福音團契傳道人、網路福音團契負責人) 作者:陳韻琳

http://life.fhl.net/Literature/goder/004.htm

 

 參考:與托爾斯泰相關的網站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Leo Tolstoy1828~1910大事年表

1828 出生貴族世家

1830  2歲,母親去世

1837  9歲,父親去世

1844  16歲,入喀山大學東方語文系

1845  17歲,留級,轉法律系

1847  19歲,退學回家進行農奴制度改革實驗

1850  22歲,一生最黯淡的時期,沈溺於吃喝嫖賭

1851  23 ,經大哥安排,至高加索從軍,心緒漸趨平靜

1852  24 ,完成《童年》,投稿現代人雜誌,深受好評。

1853  25歲,《偷襲》完成

1854  26 ,《少年》完成

1855  27歲,參加塞瓦斯托堡戰役,發表《高加索故事》、《伐木》、《撞球記分員手記》、《塞瓦斯托堡故事》

1856  28歲,初戀失敗。發表《大風雪》、《兩個驃騎兵》、《一個地主的早晨》。

1857  29歲,赴歐旅行。發表《青年》。

1858  30歲,發表《阿利貝特》

1859  31 ,《三死》、《幸福婚姻》

1860  32歲,致力於教育活動,大哥病亡,深受打擊

1861  33歲,與屠格涅夫絕交

1862  34歲,與蘇非亞結婚,發表《國民教育論》

1863  35 發表《哥薩克》

1864  36 開始寫《戰爭與和平》

1867  39 完成《戰爭與和平》

1870  42 ,繼續從事教育活動,寫兒童讀物,學希臘文,《高加索俘虜》

1872  44 ,在家開辦農民學校,發表《上帝知道真相,但不立即說出》《獵熊記》

1873  45歲,開始寫《安娜卡列尼娜》。當選藝術院院士

1875  47歲,發表《安娜卡列尼娜》(上)

1877  49歲,完成《安娜卡列尼娜》

1878  50歲,《最初的記憶》

1879  51歲,企圖自殺,著手《懺悔錄》

1880  52歲,研究福音書,發表《教理神學批判》

1881  53歲,發表《人為什麼而活》、《節本福音書》

1882  54 ,發表《我的懺悔》、《勿以惡報惡》、《教會與國家》

1883  55歲,屠格涅夫臨終,呼籲托回歸藝術活動。《我的信仰》

1885  57歲,《我們應該做什麼》、《兩兄弟與金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愛的地方就有神》、《蠟燭》、《兩個老人》、《伊利亞斯》、《邪不勝正》、《小女孩比大人聰明》、《傻子伊凡》

1886  58歲,劇本《黑暗的力量》,但被禁演與查禁,解禁後三天內賣出25萬本。發表《伊凡之死》、《一個人需要多少土地》、《三位長老》、《小魔鬼贖罪記》、《雞蛋大的穀粒》

1887  59歲,開始吃素,《迎著光,向光明邁進》、《人生論》

1889  61歲,在家裡上演《文明的果實》

1890  62歲,《克魯采奏鳴曲》

1891  63歲,專心救濟工作,發表《飢荒報告書》、《恐怖的問題》

1893  65歲,《神之國在你心中》,當局施壓,翻譯老子,《宗教與國家》

1895  67歲,契訶夫來訪,《主人與僕人》、《三個比喻》

1896  68歲,《基督的教示》、《如何研讀福音書》

1897  69歲,《藝術論》,(甚至推翻自己以往的文學成就)

1898  70 ,《宗教與道德》、《關於托爾斯泰主義》

1900  72 ,《復活》,迴響熱烈,《愛的要求》

1901  73 ,被開除教籍,肺炎,一度命危。《唯一的手段》、《宗教論》

1902  74 ,《地獄的復興》、《宗教論》

1903  75 ,《莎士比亞論》、《三個問題》、《人生的意義》

1904  76 ,日俄戰爭。反戰,《再想一想》

1905  77歲,《可爾芮瓦西烈夫》、《祈禱》、《草莓》、《佛陀》

1906  78 ,《日行一善》

1907  79歲,在家鄉重辦學校,《人要互愛》

1908  80歲,《不能沈默》、《暴力的律法》

1909  81歲,在彼得堡開托爾斯泰博覽會,因妻子反對出席斯得哥爾摩的和平會議,決意離家出走,並立遺囑。《死刑與基督教》、《唯一的律法》、《果戈里論》。

1910  82歲,留言出走,病逝於小車站。

遺稿:《鵪鶉》、《夢》、《牧歌》、《虛無主義》、《狂人手記》、《惡魔》、《光在暗中閃耀》、《母親手記》、《塞爾格神父》、《舞會後》、《哈吉穆拉特》、《綠色拐杖》、《瓦西里神父》、《世上無罪人》、《人生之道》、《不滅之生》

參考書目

一、網站資料:

  The Last Days of Leo Tolstoy  http://www.linguadex.com/tolstoy/

  Leo Tolstoi                 http://www.kirjasto.sci.fi/ltolstoi.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vid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